“啥子盔”
“安全头盔”
“我帮你戴起,戴起才安全”
......
近日
崇州话版交通安全文明情景短视频在网络走红
受到不少市民热议
“文明交通安全知识以一种狡猾的方式进了脑子”
“崇州话版,更接地气、更有生趣”
“马上转发给身边的老年朋友!”

为了提前营造
《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实施的宣传氛围
崇州市融媒体中心
与崇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特邀两位有表演经验的70岁退休老师
用诙谐幽默的方式
将常态化的交通违法行为表达出来
让网友轻松愉悦地学习文明交通安全知识

2024年6月1日
《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正式实施
骑电动自行车耍手机
逆行、不戴头盔等行为
将面临处罚
《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3年12月29日经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2024年4月3日经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自2024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修订为推动非机动车规范管理,保障城市交通安全,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今年以来
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持续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倡导主题活动
引导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做文明交通的参与者、践行者、倡导者
《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
普法宣传活动启动

6月1日上午,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新规启航 守护平安”——《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普法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锦江区春熙路中心广场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市民主动学法遵法守法,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共同创建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启动仪式上,电动自行车经销商、共享单车企业、快递外卖小哥、学生代表、社区文明交通志愿者作出“践行条例 文明有约”承诺。随着嘉宾推下横杆,《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普法宣传活动从春熙路出发,正式在全市开启,通过开展广覆盖、多层次、接地气、强渗透的宣传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条例》的热潮,促进全民知晓、全民监督、全民践行,营造从源头加强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的良好法治环境。

市文明办、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委、市商务局、市应急局、市总工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企业、社区、学校、媒体、以及志愿者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启动仪式后,公众参与活动随即开始,主办方在“普法市集”现场设置了交通法规有奖问答、文明骑行我代言、交通违法消消乐、文明公约我承诺我践行等丰富的互动体验活动,让市民在沉浸式参与过程中更深入地学习《条例》规定,收获更多安全、文明骑行知识。
成都首个户外交通安全主题公园
正式开园
红绿灯、交通路口、路面标线、交通标志、指示牌……拥有这些交通标志设施的公园,你见过吗?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的指导下,高新区道安办与成都交警六分局、石羊街道办事处联合打造的成都市首个户外交通安全主题公园于5月31日正式开园。
该公园位于成都高新区府盛社区昆阳路北段。在公园里,设有一个迷你路口,还原了真实的交通场景。除了打卡墙,园内设施多为互动装置,大家在游玩体验的同时,还能加深对各种交通知识法规的记忆,让好的交通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沉浸式”体验道路交通
这个公园里有“红绿灯”
“快看,还有黄色的大熊猫”“这个方向盘可以转”“刚刚叔叔说我们长大了开车要小心”……开园活动现场,一群特殊的“神秘嘉宾”前来打卡。他们便是成都高新区石羊第七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公园入口处的“12123号线交通公园站”站台,一只身着黄色“成都交警”服饰的大熊猫欢迎着大家的到来。
走进公园,沿着步道漫步,沿途有打卡墙、科普宣传栏等等。“快看,这个玻璃可以动。”小朋友们聚集到了“拒绝酒驾”的宣传栏上,通过推动2D驾驶位上方的挡风玻璃,可以清楚了解到不同酒精度对酒后驾驶视野的影响,切实感受到酒驾的危害。
“寓教于乐,大家愿意来玩,才能更好地宣传交通知识法规。”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提高大家的体验感,除了打卡墙,园内设施多为互动装置。小朋友们一路体验各种互动装置的同时,了解了道路的形成过程、交通工具的演变等知识。


在公园的一处开阔地,所有人的视线都被此处的道路模拟体验区所吸引。该区域划有明晰的双向六车道、公路标线等标志,还设有一座红绿灯,如同缩小版的三岔路口,小朋友们在主持人的陪同下,“零距离”体验了道路出行和注意事项。
“今天学习到了很多交通知识,还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下次还要来。”临近参观结束,小朋友们在离开时仍显得意犹未尽。

家住附近的彭阿姨表示,以前该处是一块绿地,现在打造成了交通安全主题公园,不仅更好看而且更好玩。而对于这样的交通安全宣传,她直呼“到位”,大家身边的课堂,玩着玩着就能学到不少有用的交通知识。
通过“一老一少”带动更多家庭乃至全社会
未来会打造更多交通安全主题公园


成都首个户外交通安全主题公园为什么选址在这里?“之前也考虑过其他几个点位。”成都交警六分局民警表示,府盛社区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2所,5个小区,常住人口2万余人。而昆阳路北段路口,无论是饭后散步,还是老人们来接放学的孩子,人流量都很大。“我们选点位来这里时,就看到很多老人和家长带着孩子在这玩,同时旁边不远就是菜市场,还有幼儿园,附近小区也很多。”
该主题公园的目标人群正是“一老一少”,所以公园一开园,便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体验,其中很多就是溜娃的家长和老人。“希望通过他们带动更多家庭乃至全社会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主题公园作为户外交通安全宣传阵地,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交通安全科普学习和互动体验新生活场景,更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治理模式持续向“事前预防”转型的重要抓手,对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成都交警六分局既是交通执法单位,也是为民服务的主体,该公园便是交警局为民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

丰富的功能分区,多样的元素设计,再到趣味的互动体验,第一次看到交通安全主题公园,交子铁骑成员们也是眼前一亮。“亲身体验,才能让交通安全知识立体起来。”高新区道安办副主任、交警六分局分局长饶小松表示,主题公园沉浸式的科普模式,非常适合大家前来游玩体验。这里是第一站,未来还会打造更多的交通安全主题公园。希望能将交通安全的理念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文明水平
下一步
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将联合成都交警
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重点场所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交通宣传教育
切实让抓好道路交通秩序
让文明交通意识深入人心
文明交通出行“蔚然成风”
(成都文明网综合 周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