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金色字体.png
  • 金色字体.pn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一城文明·万家幸福 | 善意的火炬照亮自我,也照亮远方

发表时间:2024-09-12 10:04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 亚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中华民族的家风manbetx安卓手机 是千年孕育的美德,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家风对于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成都市锦江区有这样一户家庭,夫妻二人淳朴善良,乐于助人,身体力行为身边的困难群体提供志愿服务,定期向甘孜州的贫困小学进行捐助。他们用真情诠释着家与爱的真谛,这就是第三届成都市文明家庭——唐建家庭。

  乐于助人集微薄之力

  共筑温暖大家庭

  2015年,唐建辞职创业,干起了全职快递。说到快递,就不得不提唐建与妻子樊梅共同商议,在成都市圆通速递锦江四部站点设立的“免费爱心寄递驿站”。面向社区2000余户孤、残、贫、病、困家庭实行“免邮费”服务,还专门优化出岗位,为残疾人士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成都市圆通速递锦江四部站点设立的“免费爱心驿站”

  疫情防控期间,唐建和妻子樊梅,主动给当地131名残疾人送去上千只口罩、消毒用品、米油等防疫物资。同时,他们还组织志愿服务队员“一对一”免费为居家隔离人员送餐、送菜以及购买生活物资,发动20名志愿服务队员为辖区“学生专场”接种进行疏导和指引。

  “虽然自己力量不大,但也想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谈到此举,唐建提起自己幼时因为突发高烧留下了小儿麻痹症,导致走路爬坡、上下车时多有不便。但从小到大,家人的不离不弃,周围邻里,朋友的关爱与善意都让他感受到了温暖与爱。

  “每次我有困难时,总有陌生人伸出援手来帮助我。”唐建表示,以前他困难时收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自己心里一直记着这份温暖,所以想把善意传递下去。在唐建和樊梅心中,爱心驿站是一种“爱”的延伸,也是他们内心“善”的传递;更是对“家”的一种扩大化。

  唐建和妻子一起送快递

  曾经被帮助所感受到的爱与善意,如今希望用相同的一份爱传递这种能量,用自己的力量构建这样一个空间。对他们来说,爱心驿站就是一个更大的家,是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对“家人”的回馈和报答。

  热心公益聚点滴善意

  传扬乐善好风尚

  唐建的妻子樊梅对记者说起他们的故事,两人是高中同学,从小都在农村长大,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物质的匮乏让他们经历了许多磨难。这让他们懂得每一粒粮食的珍贵,明白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每当丈夫萌生出助人为乐的想法时,她完全能够理解并愿意和唐建一起去做公益,帮助更多的人。

  唐建家庭合影

  因此夫妻二人除了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还热衷公益传递正能量。例如:定期向甘孜州的贫困小学进行捐助,截至目前,已向500多名师生的小学捐赠来了上千份多份香皂、钢笔、铅笔、图书等生活和学习用品。此外,他们还定点帮扶了2位贫困学生,每月提供生活费直到他们毕业。

  而提起受助者的感谢时,唐建夫妇坦言:“并不期望他们对我们予以回馈,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去扶助更多的人,正如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个人一般,也未曾要求我对其进行回馈,恰恰是这般,使我长大后成为了当年的她,如今也去帮助更多的人了,期望我所帮助的那个人,同样能够传递这种善意与温暖。”

  唐建夫妇乐善好施的品质其实传承于父辈,“小时候,虽然家庭条件不好,我的父亲却是个热心肠,街坊领居若是需要帮忙,我父亲都很热心的去帮助他们。因此我的父母经常教导我要乐于助人。”父辈虽然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但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始终对唐建产生着深远影响,一直激励着他砥砺前行。

  唐建家庭一起散步

  如今,夫妻二人也将父辈的优秀品质传递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在父母的耳濡目染的影响下,10岁的哥哥唐渝桓和7岁的弟弟常常收集废水瓶送给拾荒的奶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传递善意。唐建说,“等他们长大以后,我和妻子还会带着他们去做更多的志愿服务。”

  “乐善好施”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唐建家庭继承了上一代良好的家风,让自己的小家茁壮成长,也用行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