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文明先行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深化乡风文明建设,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思想上形成自觉、制度上形成规范、风气上形成氛围,让文明新风尚不断滋养乡亲们的幸福生活。(12月8日 《人民日报》)
文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推动文明进步的主要阵地,其在文明城市创建、乡风文明塑造上立下汗马功劳。乡村振兴是当下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之一,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到乡间地头的当务之急,必须要做到先到先行。
有想法有行动,有好的想法就有好实践。一些乡村有好的自然禀赋,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在于思想的桎梏。乡风文明就像一股春风,把最新最好的思想认知送到村民们面前,以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让群众们有领悟、有改变、有提升。这些思想认识,既包括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信息,也包括科学技术、助农渠道等等。一旦村民们的思想发生改变,对现实形势也会有新的判断,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就会搞起来。
文明是反映地域品性的指标,不文明容易偏离航向。随着社会资源对农村的倾斜,很多地方都实现“富口袋”,老百姓手里可以花费的钱多了起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不少人,后来又走上“返贫”的道路。究其原因,一些人没有“富脑袋”,在各种陋习的影响之下,大量的钱财白白浪费掉,以至于变得口袋空空。这也说明,我们的乡村振兴是多方面的,不仅要让村民们“富口袋”,也要让村民们“富脑袋”。
乡风文明就像“稳定器”,让乡村发展走上正轨。农村的精神文明创建有很多载体植入,比如“manbetx安卓手机 下乡活动”“移风易俗工作”“垃圾分类处理宣传”等等,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扎根于乡村。村民们参加活动越多,受到的无形熏陶就越多,时间一长文明行为就成为自然,各种歪风邪气也就难以兴风作浪。可以这么说,文明行为养成在于日常的点滴当中,乡风文明的流光溢彩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
乡村振兴要文明先行,以文明滋养乡情,以文明带动认知,不断激发村民们的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乡村的前景变得更加美好。(温江评论员 文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