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安全教育 为青少年筑牢安全防线
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的三月,各地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体验送到广大学子的身边。自1996年起,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设立,对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文明意识、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面对的安全形势和风险也在不断变化。如何让青少年,更好地识别风险、防控风险、应对风险?这对我们的青少年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做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要求我们时刻绷紧青少年安全保护这根弦,加强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生命安全是学生拓展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前提,更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美好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当下,相较于围绕升学考试和综合特长的教育培养,学校和社会的安全教育往往被边缘化,让中小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要让安全教育取得实效,需要自上而下地深化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在青少年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将安全教育置于更重要的位置。
做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要求我们要在教育宣传上做深做实,真正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法治文明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教育内容上,要根据现在学生的生活实际,全面梳理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及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育形式上,要更加注重安全防范体验,通过场景模拟、演习等,让学生充分掌握防火、防灾、防震等自救自护技能;教育频率上,要常态化推进安全教育,学校要日常性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活动、宣传品、校园manbetx安卓手机 打造等,润物无声地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同时做好家庭、学校、社区、企业等多方协同共育,让安全教育同步贯穿于学生的全生命周期教育中,安全教育完全浸润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做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最终目的是保障中小学生的安全成长。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将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有机结合、双线并行。除了学校之外,家庭、社区、企业等中小学生可能出现在的各种场所,都应主动承担青少年安全保障的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监管和安全隐患排查,针对青少年制定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遏制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筑牢中小学生安全防线,增强民生安全感和幸福感。(高新区评论员 庚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