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淄赶烤”是民生所向
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进淄赶烤”,是不少网友近期关注的一个热点。数据显示,“大学生组团去淄博吃烧烤”“坐高铁去淄博撸串”等话题,最近连续冲上平台热搜榜单。在一些提供生活服务的APP上,“五一”期间的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数十倍。(新华社)
随着五一假期的落幕,淄博烧烤的热度不减,甚至形成了各地前去赶烤的姿态,从官方到民间,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对于淄博烧烤的议论也开始。笔者以为,形成这样的“进淄赶烤”的潮流,不仅是好事一桩,更是民生所向的大事。能够真正形成为了民生改善而不懈努力的双重机制,从而不断地提供高层次和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实现民生的高速发展。
“进淄赶烤”是各地顺应民心的快速反应。经济要发展,民生要提升,这些都需要能够有着接地气的形式,对于每个人而言,我们都有着一种期待。对于这种期待而言,需要能够赋予的则是这样的一个形式,那就是顺应民心,懂得群众需要到底是什么。“进淄赶烤”就是这样的一次官方的行动,各地的文旅局长前往,从而形成了全国性的示范效应,纷纷将民生放在第一位,让民心的方向确定下来。
“进淄赶烤”不仅是学习更是经济发展接地气的表达。淄博烧烤赢得全网关注,其实也是我们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之后,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的一个生动缩影。既然是一种外在表达,那“进淄赶烤”就是全国性的学习。从表面上看,“进淄赶烤”是一种接地气的学习形式,能够让各地学习到淄博烧烤到底如何走红,从而能够为自己的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更是经济发展接地气的表达。从淄博烧烤中,人们懂得,凡是经济繁荣,必须是接地气,否则将会难乎为继。
“进淄赶烤”更需要有深度思考。对于淄博烧烤而言,需要完成的思考不仅仅是去一趟淄博这么简单,更需要看到经济发展要贴近民生,更是需要能够深度思考网红城市的发展逻辑,也需要能够懂得一座城市成为网红之后,其明天其实存在着诸多隐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进淄赶烤”也必须能够形成这样的深度思考,在爆火的同时,也能够想象到明天到底会面临着哪些考验,同时能够将这些考验都细化到政策之中,未雨绸缪。(邛崃评论员 清平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