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给城市降噪 让城市干净也“安静”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声音指标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加强防治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已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城市“降噪”关系着城市文明和民生福祉。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到来,成都的环保、公安、工商、manbetx安卓手机 、城管、建管等部门,采取各类措施,对各类环境噪声源进行严格监管,织密“防噪网” ,以“静音”为考生护航,也以文明为城市降噪。
防治噪声是检验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一把尺子,需要各部门积极宣传发动、开展联防联控,共同协作努力。在成都高新区,城管人员和交管部门联防联治,守点值守与巡查线路结合,分区管控“降噪”。工地机器声小了,学校和小区前鸣笛的少了,舒适安静的环境,传递着城市文明。
防治噪声污染既是法治课题,也是公共文明考题,考量着市民素质。降低噪音成功与否的关键,除了执法部门联合执法、重拳打击,每位市民的高度自觉、积极参与、礼让一步,是城市环境安静舒适的最强助力。文明每个人都是文明降噪的“主角”,在为自己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义务给他人送去宁静。只有市民个人文明修养的不断提升,才能让城市保持舒适安静,也才能让城市在关键时刻“收放自如”,主动开启“降噪模式”,为考生保驾护航。
防治噪声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降噪不只是一件小事,而是贯穿在整个城市建设中,贯穿于人类文明建设中。《老子》说,大音希声,意思是美妙的声音不能用言语表述,即至美的声音已经到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反倒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对应到个人和城市身上,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在公共场所能做到安静文明举止有度,那么他的德行不会差太多;而一座城市如果安静祥和、声音轻悄,这座城市的文明度也不会低太多。噪音降低一度,城市就会弹奏起和谐的乐章。
城市文明与你我都有关联,只有共同关注,城市也真正成为我们的家。一座文明城市仅仅有干净还不够,还要有安静的环境。因此,在创建文明城市时,我们不但要把城市建设得美丽、干净,还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使越来越多的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让城市不仅“干净”还“安静”。(高新区评论员 闫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