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代塑”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当前,白色污染日益成为威胁全球环境的突出问题,寻找塑料替代材料成为紧迫课题。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具有突出的固碳能力,是很好的替代品。我国一直在着力推进“以竹代塑”,推广“以竹代塑”,不仅可以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还能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发展的底色。<<共产党员网>>(12月7日)
“以竹代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国是“以竹代塑”的重要倡导者和实践者。目前,我国已出台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要初步建立中国的“以竹代塑”产业体系。这为推动我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政策机遇。
竹木作为一种天然资源,可再生性强,生长周期短,不会对环境产生长期影响,并且竹制品能够进行可降解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竹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它可以迅速恢复,竹子的耐用,重复使用减少了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的负担,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不可逆转的损害。
竹木来源于自然,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竹子许多独特的特性,成为可持续替代塑料的理想选择。竹子还具有天然的抗菌性和防腐特性。这使得竹制品更加卫生和持久,不容易滋生细菌,也不易腐烂。相比于塑料等化石燃料基础的材料,容易滋生细菌,并在环境中分解较慢,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以竹代塑可以大量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节约资源的使用。竹子成为一种更可持续的材料,有助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相比之下,塑料加工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通常使用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材料,而塑料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也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塑料废弃物在填埋或焚烧时会释放有害气体。但是以竹代塑能够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
以竹代塑具有较大的环保和资源节约意义,对于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资源短缺、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竹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近年来在替代塑料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竹代塑推动社会走向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因此,鼓励和推广以竹代塑的做法对于构建更环保的未来至关重要。(龙泉驿网评员 驿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