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赤诚之心投身于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他们以身作则传承家风,书写了一段尊老爱幼“书香家庭”佳话;他们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回馈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
他们就是王天桥夫妇,近年来,他们获得了东莞市书香之家和东莞市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尊老爱幼的“书香家庭”
王天桥、孙翠媚家庭爱国爱家,尊纪守法,丈夫王天桥是已有38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家人,他从2000年开始创业,从事英语教育培训行业,为塘厦及周边镇区的英语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妻子孙翠媚,自1986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塘厦中学,在塘厦中学任教三十六年,不忘初心,永葆工作热忱,一直在教育事业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儿子王孙博,今年29岁,博士在读。
他们家庭读书氛围浓厚,一家三口都热爱读书,家中最低学历是硕士。孙翠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孩子两三岁时,孙翠媚便会给孩子讲解儿童书籍中的故事,开始激起孩子阅读的兴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王天桥一家也为孩子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在傍晚时分,经常是爸爸在看英语书,妈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孩子在看绘本。在这种环境的沐浴下,久而久之,王孙博也渐渐地培养了天天读书的好习惯。
“在客厅的一角,我们用5平方米专门设置了一个给孩子看书的地方,那个地方就属于他的‘个人书吧’。”孙翠媚介绍说,在客厅的那个小角落里有个摆满书籍的书架,里面存放着各种名著以及各种不同领域的书籍供孩子阅读。

“在晚上空闲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经常会在书架旁阅读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孙翠媚说。
不仅如此,夫妻两人尊老爱幼,多年孝敬照顾80多岁老母亲。儿子王孙博也仿效父母,常常在奶奶身边照顾她、陪她聊天,尽管奶奶讲了一百遍的故事,也像第一次听那么认真,冬天来了帮着铺棉被,夏天到了帮着装风扇,在奶奶生病的时候还会帮她洗脚、喂饭等等。
据悉,平时在家吃饭的时候,儿子都是坐在最靠厨房的位置。孙翠媚解释道,“因为那个位置最方便照顾人,可以帮长辈添饭添汤。”
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传递“正能量”
王天桥夫妇还经常热心于公益活动。他们捐资助学助教,丈夫王天桥每年参加湖北蕲春商会助教活动,资助一名高中学生读书。妻子孙翠媚每年参加塘厦妇联的“爱心父母”活动,资助一名家庭困难儿童上学。
在十多年前,电脑刚刚进入学校教学应用的时候,王天桥夫妇还通过湖北蕲春商会给蕲春县戴俪尔第九希望小学捐赠了30台电脑,供孩子们学习。“那时候的电脑还没有现在普及,看到老家有学校需要,我们就捐赠了。”孙翠媚说。

孙翠媚在东莞理工学院设立“孙翠媚奖”——奖服金,每年奖励10位对学生社区服务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她介绍,设置这个奖项的初心和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后勤工作人员,能够让他们觉得他们的付出,学生看得见,学校看得见,社会看得见。同时,也让大家知道,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这个奖的设立,结缘于孙翠媚在东莞理工学院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担任外聘的学生心理咨询专家和知行学院课程教师时,接触到许多后勤人员。她发现,当学生在生活上出现困难时,很多时候都是这些后勤人员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服务。
孙翠媚多年来参加的公益活动有多少已数不清了,目前已完成个人主讲的公益讲座有335场。公益讲座所涉及的类型也非常丰富。只要有需求,不管有什么困难,孙翠媚都想法克服困难,尽可能开展讲座,授课地点有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汕尾、韶关等地,线下最多3000多人听课,线上最多5万多人在线。她曾参加过塘厦镇宣传文体局主办的道德讲堂,在社区巡讲《传承好家风注重好家教》;曾参加塘厦镇教育局和塘厦镇妇联举办的《塘厦家庭教育大讲堂》和《家长持证上岗》多场家庭教育讲座;曾参加市共青团驻所帮扶计划,到东莞市监狱,东莞市强制戒毒所,为少年犯和吸毒青少年做心理团体辅导讲座;于2020年参加塘厦镇百姓宣讲活动,为群众主讲《终身学习、服务社会》;2021年作为塘厦镇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志愿宣讲员进行宣讲;2022年作为塘厦镇“莞邑百姓宣讲团”宣讲员,宣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来源:东莞+记者 范德全 实习生 罗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