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教育主题活动讲文明树新风我们的节日联盟联播文明播报图片新闻广安要闻道德模范广安义工区市县动态站内公告小平故里·人文广安文明论坛原创评论文明风采他山之石资料中心联系我们加入志愿组织

    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统筹整合资金2.68亿元——“精准滴灌”促脱贫

    来源: 责任编辑: 申蕊 日期: 2018-12-14

    “修建村落manbetx安卓手机 博物馆,改造农房,硬化便民路、院坝……”12月10日,在长安乡金垭村的大屋基,村支书刘建平指着墙上的规划图对记者说,通过建设美丽新村,村民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

    大屋基发生的变化,正是邻水县科学整合涉农资金助力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果。近年来,该县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统筹整合资金2.68亿元,由原来的“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在贫困村产业发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股权量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确保全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强力保障。

    产业兴旺 提升“造血”功能

    12月10日,记者在长安乡大堰村看到,完成调型的土地错落有致,各种蔬菜生长茂盛,不少村民正在菜地里忙碌着。

    “大堰村历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以前都是村民各自作战,没有规模。”长安乡乡长陈飞说,近年来,通过流转土地、引进业主,采取“专合社+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整合涉农资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

    大堰村的产业兴旺只是该县涉农资金助推贫困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该县财政涉农资金的注入下,风垭乡杨柳沟村种植李子600亩、龙桥乡护邻村种植柑橘200亩、坛同镇新拱桥村种植李子130亩,黎家乡金竹坪村4组实施的生物发酵床养殖商品鹅项目,每年养鹅出栏将达两万只……一个又一个产业在全县“落地生根”,充分发挥出产业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效果。

    近年来,邻水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牛鼻子”工程来抓,在大力支持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立足贫困区实际情况,加大涉农资金向产业发展倾斜,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大力支持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据悉,该县共整合涉农资金8383.6万元投入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优质粮油、脐橙、蔬菜、葡萄等规模化产业基地46个,打造标准化桃李基地、柑橘基地、蔬菜基地等万亩特色产业基地7个、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基地8个。

    新村建设 增强群众“幸福感”

    12月11日,长安乡秀峰村青石台子的许多村民正与工人们一起修沟渠、平院坝、栽花草……处处呈现出火热的建设场面。

    就在去年,地处铜锣山深处的秀峰村青石台子的四合院,被列入该县的传统古院落保护单位。今年6月中旬,铜锣山旅游产业环线的建成通车,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旅游资源,该村终于搭上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快车。

    “有山、有水、有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是青石台子的优势,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利用涉农资金300万元,把青石台子建设成为铜锣山旅游产业环线上的乡村旅游景点。”长安乡党委书记王斌源说,在建设过程中,遵循修旧如旧,注重体现民俗manbetx安卓手机 特色,着力建院坝、改水沟、筑河坝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植入庭院绿化,栽植经济果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打造烙印乡愁记忆的田园小院,“接下来,还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垃圾处理站,实现农村生活生产垃圾污水集中处理,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

    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着力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精致化”的新型村庄建设,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院改造、院落整治、manbetx安卓手机 传承“五大行动”,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及村落环境布局,坚持把“新建、改造、保护”三种方式有机结合,重点实施农房立面改造,美化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全面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截至目前,全县投入涉农资金6732万元用于新村建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90个,保护修缮传统院落29个,打造川东特色民居示范点17个、民宿村两个。

    股权量化 共享发展“红利”

    近年来,邻水县重视农民脱贫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资产收益模式,通过开展财政涉农资金量化到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优先股的方式入股到专业合作社,让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保底收益加二次分红,逐步走出了一条资产收益扶贫增收的路子。

    柑子镇金关村便是其中的狗万体育官网a 。作为全县的152个贫困村之一,金关村位于华蓥山深处,产业发展滞后、青年劳动力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该村经济的发展。如何破解这道难题?该县选择了金关村金鸿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实施财政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的主体,把村上60户贫困户160人全部纳入合作社,实行股份量化,合作社向村集体和贫困户统一印制股权证,按股分红。

    “依托合作社为载体,县财政划拨专项扶贫资金80万元、产业周转金20万元,以村集体作为主体入股合作社。”该村第一书记文方武说,“2016年到2019年,合作社每年按照保底固定8万元分红模式,20%用于村集体收入,80%为持股贫困户分红。2019年以后,财政资金形成的股权及收益全归村集体所有,再按照70%用于全村红利共享,20%用于村公益事业建设,10%用于特殊贫困户继续分红。”

    金关村的股权量化是该县整合涉农资金,推进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一个真实写照。“扶贫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改变了传统的无偿补助模式,把业主、村集体经济、贫困农户三者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三方共赢、共同发展,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绩效。

    “通过资产变股权的稳定收益扶贫,解决了村集体和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和持久收益的问题,达到扶贫资金精准到户的问题以及扶贫资金借助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目的。”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该县共投入财政股权量化资金890万元,带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135人通过股权量化人均增收300多元。(信息来源:广安日报)

相关推荐

更多>>

主题活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