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打通农村经济“微循环”
来源: 责任编辑: 申蕊 日期: 2019-08-27
全市所有区市县均有二级及以上汽车客运站,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100%、列养率100%,乡镇和具备条件建制村通畅客车率分别达100%、95.2%,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乡镇、建制村快递网点覆盖率分别达100%、84%,物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乡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
这仅是我市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市坚持“一路一风景,一路一品牌”的理念,将“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路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抓手,探索出“四好农村路+扶贫+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四好农村路”正变成村民的“幸福路”。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588公里,其中县道704公里,乡道988公里,村道10810公里,专用公路86公里,路网密度位居全省前列。
“公路+扶贫” 打通群众“幸福路”
8月24日,走进邻水县高滩镇余家坪村,条条马路四通八达,村民谭钦军正在自家房屋前,准备将烘干的花椒包装好运往城里。门前的坝子上停放的摩托车现在成了运输的主力,但这之前,他只能靠人力走出村子。
“我家能成功脱贫,多亏村里修了水泥路和便民路,它们就是我家的‘幸福路’。”谭钦军对记者说。
“围绕‘通公路’向‘通好路’转变,我市全面启动‘脱贫攻坚幸福公路’计划。”市交通运输局规建科负责人说,我市将市域产业基础好、带动作用强、服务人口多的乡村道路全部改造黑化,通往建制村的公路全面加宽硬化,病危桥全力整治,畅通县乡村三级交通网络。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全市已完成1028公里县乡公路提升改造、建成通村公路3560余公里、加宽窄路基路面500余公里、整治病危桥38座。
“我市大力实施‘畅返不畅’农村公路、联网公路建设,加大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交通任务目标。”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和建设科负责人说,“四好农村路”建设助推前锋区、广安区、华蓥市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武胜县、岳池县、邻水县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
“公路+旅游”
村民吃上“生态饭”
户户有便民路、组组有水泥路、全村有产业联网路……8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岳池县白庙镇郑家村的岳池农家生态manbetx安卓手机 旅游园区,在经过一条宽5.5米、全部黑化的旅游道路后,一座座漂亮的农房出现在眼前。
然而,2015年时,该村还只有一条通往大力水库的公路。全村10个村民小组没有一条通组路,交通不便成为制约郑家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富,先修路”。时任该村第一书记的唐宏波深知,只有打破了交通限制,才能让郑家村的发展走上“快车道”。
如今的郑家村,不仅家家户户都有便民路,还修建了旅游道路和可供游客观光游览的游步道,从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旅游胜地。“路修好了,游客也多了,村民也可以吃上‘旅游饭’‘生态饭’了!”郑家村村支书刘方红说。
“我市根据各县(区)旅游资源和农村路网分布,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旅游示范路建设,着力打造一批‘路旅融合’示范项目,形成了‘一路一特色,一路一风景’。”市交通运输局规划与建设科负责人说。
“公路+产业”
经济发展有了新通道
在位于邻水县柑子-观音旅游环线、铜锣山旅游环线等旅游扶贫产业环线上,四通八达的路网让这里处处洋溢着活力。
“多亏了这条路,我的咸菜现在可以用车运出去卖了。”8月23日,家住邻水县长安乡贵人槽的李水英像往常一样先去咸菜种植地看看,再到加工厂里和工人一起工作。
铜锣山深处的长安乡贵人槽一带,因交通闭塞、基础条件薄弱,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受交通限制,李水英只能肩挑背驮,将自己做的咸菜运到邻水农贸市场销售。眼看着咸菜生意越做越好,交通限制却无法“扩大经营”,让李水英十分郁闷。
去年7月,铜锣山旅游扶贫产业环线通车。这条长45公里的环线,让贵人槽迎来了产业发展的春天。“现在,有老板直接开车来村里收购。”李水英高兴地说。
我市结合农村资源分布、产业发展,坚持公路与产业同步统筹规划。立足全市7个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及武胜脐橙、广安蜜梨、岳池米粉等特色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广安区现代农业“111”产业公路、武胜白坪—飞龙产业公路等千余公里产业路,打通了交通脉络,实现农村产业连片开花。(信息来源:广安日报)
相关推荐
- 广安华蓥:进入“环线时代”( 2017-07-25 )
- 广安:修好通村路脱贫有盼头( 2017-06-29 )
- 完善农村交通带活乡村旅游( 2017-03-22 )
- 广安华蓥:“扶贫公路”通到村民家门口( 2017-02-28 )
- 广安市武胜县:畅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2015-0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