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抵制低俗婚闹 弘扬文明新风
时间: 2024-01-29来源: 黔西南州文明网

  近年来,黔西南州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化“治理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专项行动,聚焦破除高价彩礼、厚葬薄养、低俗、恶俗婚闹等陈规陋习,积极谋划、创新举措,通过地方法治手段破除陋习、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形成弘扬新风正气的深厚氛围。

  完善机制,守护“幸福成果”。以法治形式促进公民摒弃陈规陋习。2023年12月15日,黔西南州精神文明办联合州农业农村、民政、公安、文联、妇联等部门召开全州移风易俗调度会,通过上下协调、横向联动持续发力,推进移风易俗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州8县(市)公安局印发《关于依法查处低俗婚闹陋习中有关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称,禁止在婚庆活动中实施低俗、恶俗婚闹行为,包括在婚庆活动上强行撕扯、脱、拽新郎、新娘及其他人员衣物或实施捆绑和牵引套锁的;强制新郎及其他人员穿戴佩戴有伤风化、有辱人格的服饰、标识标牌的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在婚庆活动中实施下列低俗、恶俗婚闹行为,违者由公安机关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黔西南州建立举报、督办、回访、通报等机制,督促指导全州出台倡导性标准8个,全州1291个村(社区)健全完善“一约四会”“红黑榜”机制,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规范化,强化村规民约约束力,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低俗婚闹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928个村(社区)建立文明积分超市,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村里”事和“家里”事,使积分超市变成群众互学、互比、互促的新平台,将积分兑换成为抵制陈规陋习、弘扬先进事迹的新通道,培育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宣传引导,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积极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采用普通话和布依语(双语)录制乡村振兴应知应会、移风易俗倡议音频。通过流动宣传车、电子滚动屏和村村通广播系统在广袤乡村响起,将通告张贴至醒目位置,利用微信群、电子屏、宣传栏、进村入户和群众面对面进行宣传等,用鲜活的事例加强对群众婚事新办、节俭养德新理念的正面宣传引导,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宣传和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让移风易俗新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大力传播文明理念,培育文明新风,引导广大群众简约适度省票子、文明节俭有面子、科学健康过日子,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黔西南州将持续把移风易俗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让厚葬薄养、封建迷信、高价彩礼、人情攀比、低俗、恶俗婚闹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移风易俗的认识,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反对铺张浪费,倡导文明节俭,树立婚丧嫁娶新风尚,彰显文明健康新理念。(郑启敏)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

  1. 上一篇:
  2. 下一篇:毕节:掀起文明之风新画卷
责任编辑:罗靖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贵州文明网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

  • 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

  • 贵州文明官方微博

  • 志愿贵州小程序

  • 贵州榜样馆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