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乡村文明新风拂面
时间: 2023-01-31来源: 贵州日报

  “梅大姐,今年春节是回清镇过,还是在广州那边过?家里还有需要我们社区帮办的没?”2023年春节前,李昌敏通过电话和辖区居民梅琴确认过年的行程安排。

  “做好社区人员摸底、外来人员管控追踪等工作,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李昌敏是清镇市青龙山街道地勘社区网格员,网格内的住户情况,她都要心中有数。

  一城之美,始于文明。清镇市以“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将“网格化管理+志愿者服务”压实到小区、网格、楼栋、个人,推动工作进楼入户,让党建“网格化”服务民生“零距离”,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前不久,新店镇鸭池河村村民王阳敏在村委会的红军渡爱心超市,用积分换取生活用品,“有了积分制,大家更有动力了,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大家你追我赶,都在想方设法合力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

  “2022年,村里共评出46户卫生示范户,兑现奖励金4600元。”鸭池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修国说,得益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鸭池河对全村856户村民进行“一户一档”积分制管理,在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积极性的同时,村“两委”适时引导大家规范有序地参与村级事务,并对村民参与情况进行一周一赋分、一月一排名,止住了过去盛行的人情风、吃喝风,昔日令人头疼的“问题村”,现在正描绘出一幅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乡村治理美好景象。

  文明新风润民心,清镇市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村民自治为主要手段,通过激发村民自治能力,引导村民不当旁观者、争做建设者,让群众“被动干”变成“主动管”,“村里事”变成群众“自家事”,村民们邻里纠纷少了,互帮互助多了,村风民风越来越好。

  旧习破除,新风扑面。去年以来,清镇还在全市推行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工作,规范殡葬活动秩序、革新殡葬传统习俗、落实殡葬惠民措施,坚决遏制人情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陈规陋习,推动形成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的良好社会风尚。(记者 罗文福)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

  1. 上一篇:贵阳观山湖区推进“五治”建设幸福美丽宜居新家园
  2. 下一篇:望谟县打易镇开展移风易俗滥办酒席整治
责任编辑:罗靖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贵州文明网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

  • 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

  • 贵州文明官方微博

  • 志愿贵州小程序

  • 贵州榜样馆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