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德耀西楚
把“爱”镌刻在三尺讲台
时间:2023-09-21 15:24:00 来源:宿迁文明网

  教学楼温馨舒适、操场青翠宽阔、教室整洁明亮……9月5日,记者来到宿豫区来龙中心小学,见到了正在为学生上课的张娟。课堂上的张娟面带笑容,将数学知识娓娓道来,课堂氛围温馨而又活泼。

  “从事数学教学已经有十多年了,我热爱讲台,热爱这群孩子。”眼前的张娟一袭黑色连衣裙,灿烂的笑容在她的脸庞上绽放开来。2009年,张娟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怀着满腔的热情奔赴乡村,扎根教育一线。2016年,张娟来到宿豫区来龙中心小学,在三尺讲台上手执粉笔,引领着学生探寻五彩斑斓的数学世界。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张娟一直提前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写好教案。在课堂上,她努力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创新。凭着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张娟所教的班级成绩多年来一直是名列前茅,她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对有些学生来说,数学抽象、枯燥、无趣,但其实数学是美妙而迷人的,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上,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让他们发现数学的神奇。”张娟说。

  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课堂“活”起来?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思考,张娟认为关键在于师生互动。“数学的教学活动应当是生动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将核心问题理解透彻,而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学中疑、在疑中思、在思中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张娟说,为此,她追寻名师步伐,观摩经典课例,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

  “我们小组讨论认为,这道题的难点在于计算特殊图形的表面积……”在张娟的课堂上,学生们被划分为一个个小组,张娟抛出的每一道数学问题,每个小组组内经过激烈讨论后,各组再发表意见。相比学生们的积极主动,张娟更像是一名听众。“2020年,我学习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社会化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团体方式进行讨论实践,更加深度地了解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增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机会,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发展他们的社会性素养,真正实现学科育人。”张娟说。

  有人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张娟愿做那一朵云、那一棵树、那一个灵魂,因为她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父母延续梦想的翅膀。面对所谓的“问题学生”,她会进行全面了解,尽可能地走近他们的内心。

  2020年,张娟教学的班级一名学生小静(化名)突然不来上学了。张娟与小静的奶奶沟通得知,小静的父母一直在外务工,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与照顾,小静可能产生了厌学心理。“小静很聪明,不上学太可惜了,而且我也不想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张娟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她每天都会前往小静家中,和小静沟通,尽管有时小静会将房门紧闭,但她也会一直站在门外,与小静像朋友一样谈心。经过10余次的上门走访,小静的态度终于有所软化,重新回到了校园,张娟心中的石头才终于落了地。

  2021年,张娟担任六年级年级主任一职。“虽然职务有所改变,但我做的事依旧没变,每天备课、上课,只是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张娟说,每当看着讲台下,孩子们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她便想倾尽所有,呵护孩子们的成长。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是张娟一直在做的事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张娟对学生的关爱像投入湖水中的石子一样,也激起了阵阵涟漪。她教过的不少学生,经常在小学毕业后,向她邮寄卡片,表达对她的感谢。这些珍贵的“祝福”,张娟总会仔细收好。

  时光荏苒,育人成才的过程也是自我成就的过程。张娟曾获得“全区教育系统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教学突出贡献个人”“宿迁市第十二届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今年还入选江苏省2023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三尺讲台是张娟的千顷苗圃,在教育的沃野上,张娟始终挥洒汗水用爱播撒出希望。看着校门前镌刻着“天道酬勤”的石碑,张娟坚定地说:“我会继续在教育路上耕耘、探索,给予孩子们向上向前的力量,帮助他们走出更加灿烂美好的人生路。”(记者 朱婉菁)


相关新闻:
宿迁市委宣传部 宿迁市文明办主办 宿迁文明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苏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