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在泗阳境内全长41.8公里,涉及5个乡镇(街道)、32个村居、46.3万人,流域面积441.6平方公里。近年来,泗阳县紧扣“四个廊道”总体定位,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个十百千万亿”工程为抓手,推动黄河故道高质量发展。现如今,走进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廊道建设被列入2023年省级重大项目。一幅水美、富民、宜居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泗阳在廊道建设中,坚持规划引领,推动组团发展。编制形成1个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百渠连通、交通、manbetx安卓手机 旅游4个专项规划,协同构建“一轴两片三带四园五镇”发展布局,启动实施和美乡村、富民强村、农文旅融合等多个组团建设,聚力打造黄河故道“最有颜值、最有底蕴、最有故事”的廊道。2021年以来,片区累计编排列市重点项目127个、计划总投资254亿元,其中2023年实施项目42个,1-8月完成投资41.5亿元。
首先坚持高标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规划建设起点高。该县明确“两河洲、桃花源、泗水流、阳春驻”形象定位,高水平编制“总规”及“产业、水系、交通、文旅”等规划,形成“1+4”规划体系。采用“串点、连轴、成片”发展模式,确定“个十百千万亿”建设目标。
基础建设品质高。该县大力实施“基础提升、生态修复、乡村建设”三大行动,统筹推进交通、绿化、水利、农房等基础建设。目前,堤顶路提标、坡面彩色化利用等已完成,桃源大桥、S347等关键性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改善农房3000户,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100%。
改革创新成效高。该县遵循“集成化、惠民生”原则,先试先行、大胆探索,推动各类资源要素、改革试点向廊道倾斜。目前,已建立健全党政领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的工作推进体系;在廊道发出全省首张“地票”、全市首笔农业设施抵押贷款。
在此基础上,坚持产业带动,加快强村富民。聚焦“223”农业产业矩阵,实施群链招商,引进锦昊食品等农业重大项目30个,建设数字农业农村基地3个,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带动农业主导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2022年片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75.5万元。
坚持融合融通,打造和美乡村。统筹抓好片区农田水利、交通路网、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2021年以来新建高标准农田13.7万亩,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搬迁改善农房2700户,龙窝潭生态缓冲区、新建庄码头建成投用,建成八堡、堆上、三岔、卜湖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获全国优秀等次。
坚持文旅融合,讲好黄河故事。充分挖掘黄河故道沿线天后宫、泗水王陵等历史manbetx安卓手机 资源,以及云渡桃雕等手工艺技能,打造形成南园、妈祖manbetx安卓手机 园、灯笼湖堆上小镇等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旅游线路,廊道沿线建成国家3A级以上景区3家、省级旅游重点村1家。绿化建设把一个个盆景串成花园,将黄河故道做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该县还以“农业+加工、农业+电商、农业+旅游”等推进举措贯穿始终,全面升级打造集“民宿、manbetx安卓手机 、观光、科研”为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让环境美、人气旺的“黄河故道”变成泗阳的“富民大道”“幸福大道”。(史少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