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海城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工会大厦隆重开幕。
大会执行主席是:高雪松、杨野、李淑玲、闻英夫、冯义、于萍、白威、张世强、张丹凤、侯宪诗、周绕、王宗吉、白德志、刘有权。
大会会场内春意盎然,暖意融融。主席台正中悬挂着神圣的国徽,两侧是鲜艳的红旗,整个会场显得庄严而喜庆。主席台正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融入新发展格局 为实现新时代海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不懈奋斗”的标语醒目而又振奋人心。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法院、市检察院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部门及人民团体、省市直单位负责同志,各开发园区主要领导列席会议。鞍山市换届督导组、指导组成员全程参加会议。
海城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现有代表344人,当天实到322人,符合法定人数。
下午13时整,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海城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淑玲主持。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杨野受市九届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杨野在报告中指出,本届政府任职期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执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市委的统一领导,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较好地完成了任期内各项任务,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出了海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步伐。主要体现在: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县域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同向发力,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持续推动开放创新,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城乡建设和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依法行政,持续加强市域治理,自身建设水平全面提升。2021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克服种种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既定工作任务。预计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4.55亿元,同比保持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0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3亿元,同比实现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42.4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2338元,同比增长7.1%。
杨野说,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安排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海城市委工作部署,全力实现新时代海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综合实力再有新提升。改革开放再有新跨越。创新能力再有新提高。产业发展再有新跃升。生态环境再有新改观。民生福祉再有新改善。治理效能再有新进步。202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第一年,也是实现海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之年。为此,2022年指导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突出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第二,把握“双循环”新格局,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向好态势。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全面促进消费增长,着力稳定外资外贸,全力做好风险防控。第三,不断健全创新体系,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强力推进“四改”工作,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第四,瞄准“数字海城、智造强市”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五,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完善乡村功能。第六,全面提升市域治理水平,加快构建智慧城市。全面做好城市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第七,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促进低碳循环发展。第八,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幸福海城。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筑牢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九,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全面理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的决定性意义,以“两个确立”统一思想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廉洁政府建设。
杨野满怀信心地说,开局关系全局,起势决定胜势,实干成就事业,奋斗铸就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海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坚定必胜信念,汇聚磅礴力量,在海城这片热土上,不断挥洒汗水,播种希望、耕耘事业、收获梦想,用我们激情与智慧,拼搏与担当,全面开创政府工作的崭新局面,共同谱写海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宏伟篇章。
市委常委、副市长周绕作《关于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今年,市政府共承办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43件,其中届议案1件、届重点建议2件、重点建议7件,一般建议33件。3月份,市政府印发《海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组织了市政府部门开展各项工作承办落实。截止目前,43件议案建议全部办复,见面率、答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下步,市政府将进一步抓好跟踪落实,进一步抓好统筹协调,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和通力协作下,认认真真办好每一项建议,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为实现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会还听取了《海城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海城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决定,表决通过了大会选举和选举人选办法(草案),表决通过了选举鞍山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办法(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