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池镇始终坚持把理论宣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创新宣讲形式,打造宣讲平台,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千家万户。

“云端”学习天天见。4月23日,新池镇“学习强国”积分“每周一晒”活动如期举行。周积分第一名的郭小珍说:“‘学习强国’内容很全面,有时政要闻、党史理论,还有manbetx安卓手机 旅游、历史知识、自然风光等。通过学习,提高了党性修养,充实了理论知识。”
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以来,新池镇积极推广使用,镇村两级党组织百分百纳入、在职党员百分百使用,形成了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同时,围绕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等新政策新理论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坚持每周推出一期理论宣讲大课堂,让宣讲以微视频、音频的方式传播,让新政策新知识“天天见”。
惠民政策村村响。“村民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是关于防治大气污染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每天早上10点钟,新池镇各村(社区)的“大喇叭”准时传来熟悉的声音。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抓好农业生产,把日子过得更红火……。”近日,由新池镇“五老”干部组成的宣讲志愿服务队,在韩庄村党员活动室宣讲《全国两会精神》,使文明的节奏与群众的步伐同频共振,深得群众喜爱。
近年来,新池镇依托现有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街道社区利用大喇叭不间断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北顺村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学习角”,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利用办事空隙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了解惠民政策。韩庄村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派单、群众点单等方式,不断丰富理论宣讲内容和形式,让理论声声入耳,让政策句句入心。
理论宣讲面对面。“作为一名老党员,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第一书记上门给我讲党的政策,我感到很高兴。”4月23日,家住宋家庄村的老党员王富海满脸欢喜的说道。
像王富海这样因身体不便不能参加学习的党员不在少数。为此,新池镇探索出“炕头宣讲”、“院子宣讲”组等形式,让老党员足不出户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并与他们交流学习体会,实现了由群众“跑腿”听报告向干部入户“拉家常”的转变,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如今,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活动,在全镇广泛开展。通过组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村组、田间地头,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展开宣讲,使社区村组、田间地头成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课堂,奏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最强音”。(渭南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