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毛寸,越短越好,凉快点。”家住芙蓉佳苑的杨先生边比画边说。

9月8日,陕西雷锋义工团团员李盛贵为家住芙蓉佳苑的市民理发。 实习记者 谢祯 摄
9月8日,秦都区西兰路街道芙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结“芙蓉大妈”五大团队力量,联合陕西雷锋义工团等组织开展了义剪、义诊、反电信诈骗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其中有一支队伍很“吸睛”,他们两鬓斑白,统一身着红色Polo衫,腰间黑色的腰包上挂满剪刀、梳子、推子等理发用品,被服务者统一披一块红色剪发布,一眼望去一片红。
“我之前当兵的时候就会理发,退伍之后在沈阳一家国企上班,60岁退休之后跟着儿子定居西安,孙子现在照看大了,不需要我们照顾,在家又无聊,想着找点对社会有帮助的事做。”
李盛贵讲述的同时手里不停。他根据被服务者的需求及其面部轮廓精心设计适合他们的发型。
“2017年10月,我在西安八仙庵古玩市场闲逛,看到一群身穿红马甲、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给居民义务理发,非常感动。一打听才知道这支队伍名叫陕西雷锋义工团,于是,我便买了把理发剪,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李盛贵说。如今他已坚持了6年,现在是志愿服务队最活跃的一个人,除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外,还负责对接各社区,制订每个月的活动计划。
剪刀上下翻飞,头发纷纷飘落。不一会儿,一个个精神抖擞的面容便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我们那个年代,雷锋就是我们的偶像,学习雷锋就像是与生俱来的使命一样必须做到,我喜欢替别人理发,在服务他人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对我们这个岁数的老人来说,也找到了一个精神寄托。”李盛贵理完发总是习惯性地给被服务对象说声:“谢谢你。”
“谢谢你,感觉我年轻了好几岁,这活动搞得好,有意义、实在。”68岁的杨先生理完发后竖着大拇指说。
“因为他们我感觉到被需要,对社会还有贡献,比闲在家里高兴,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也温暖。”听着道谢声的李盛贵开心地笑了。没人知道他今年已经75岁了,比被服务的老人还年长几岁。
“参加志愿活动让我越来越年轻,每天被安排得满满的,很充实,即使有时还要自掏路费我也心甘情愿,在我的影响下,我的老伴也加入了雷锋义工团,我们还有固定的服务对象,每月都要去一次养老院。”
说话间,下一次的活动通知又发送到他的微信里,“定于9月13日上午到融创西安宸院等4处为居民进行义务理发、剪指甲、中医按摩、子女教育咨询等服务活动,请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奉献爱心……”
咸阳、西安……陕西雷锋义工团走到哪里,李盛贵的脚步就遍及哪里。
李盛贵说,他们是在用力所能及的服务把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继承下去,用实际行动诠释老有所为的人生价值。(咸阳日报本报记者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