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图片 正文
    陕西延安:璀璨艺术辉耀黄土地
    ——延安在传承发展中为非遗赋新能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21-08-26 来源: 延安文明网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入选的325个项目中陕西有13个,子长唢呐榜上有名,入选传统音乐类项目。子长唢呐作为陕北大唢呐的狗万体育官网a 代表,以五人一组,结成吹打结合的吹奏班子活跃在民间。

      近年来,延安市通过“非遗三进”活动这一载体,不断普及非遗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真正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市场运作、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非遗保护传承机制,提升全社会对非遗manbetx安卓手机 的认知感、认同感、自豪感和参与感,努力将优秀的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转化为延安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保护非遗项目 弘扬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manbetx安卓手机 成就的重要标志,它的每一次精彩亮相、每一次引人瞩目,都是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上流传超过2000年的一种民俗舞蹈,它有机地糅合了秧歌和武术动作,气势磅礴、刚劲奔放,充分表现了陕北人民憨厚朴实又乐观开朗的品格,被称为“天下第一鼓”。2006年,安塞腰鼓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

      今年62岁的刘延河,打了大半辈子腰鼓,作为安塞腰鼓国家级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传承人,他表示,如今不仅自己教,自己的徒弟也作为学校的老师在给学生教。“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安塞腰鼓传承下去,连我的徒弟们也说要把他们的技艺一点不留地教授给那些孩子们,让安塞腰鼓更好地发扬光大。”

      同样,子长唢呐作为陕北唢呐的一个分支,它体现的是人的一生迎、庆、送,凡是有规模的场合,有音乐的地方就有唢呐。子长唢呐省级非遗传承人焦养亮说:“我平时会通过直播平台,展示一些传统曲牌,讲解吹奏技巧,让更多的人了解唢呐,喜欢唢呐,让唢呐这项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据了解,目前延安市已成功举办了多次“manbetx安卓手机 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彩页、制作宣传展板、展示展演等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条例》《国家级manbetx安卓手机 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和陕北manbetx安卓手机 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工作。与此同时,还举办了36届“延安过大年”春节manbetx安卓手机 系列活动、3届“陕北道情大赛”和10届“陕北民歌大舞台”等活动,集中推出了一批展示延安市非遗项目的优秀作品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积极培育传承 创新发展非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那个)兰花花好……”走进安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余泽玲的剪纸工作室,一群剪纸爱好者边唱民歌边剪纸,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生动的剪纸作品便展现在记者眼前。“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延安是走向胜利的起点,所以我剪了宝塔山、党徽,还剪了1921和2021,刚好100年。”余泽玲说。

      余泽玲从13岁开始,便跟着我国第一位走出国门的剪纸艺术家李秀芳学习剪纸技艺。经过多年的历练,如今她获得大小奖项百余项,留下剪纸“花样”上万幅,带出的徒弟有50多人,这些“巧婆姨”们在安塞民间剪纸的道路上已然发光发热,成绩斐然。

      为了让更多的人熟知剪纸,有更好的平台学习剪纸,2019年余泽玲与陕旅集团合作在金延安办起了非遗传承基地。馆内有剪纸作品、泥塑、手工艺品等一系列民俗作品,吸引了大量的研学学生和社会团体等,让他们在观赏的同时,还可以现场聆听有关剪纸的小课堂。“让非遗进入城市商业圈进行宣传展示展销,不仅能营造浓厚的manbetx安卓手机 氛围,还让更多的人能清楚地了解剪纸manbetx安卓手机 的起源发展。”余泽玲说。

      余泽玲的徒弟们也纷纷表示,要像她们的老师一样把安塞的剪纸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为安塞的剪纸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前,非遗进景区邀请了延安市陕北民歌、陕北道情、陕北说书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优秀民间艺人在景区进行展演,旨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深入挖掘和保护延安市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

      目前,全市有13个保护项目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其中“延安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代表,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名录,79个非遗保护项目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254个非遗保护项目被列入市级保护名录,1006个非遗保护项目被列入县级保护名录。全市有国家级传承人9人,省级传承人48人,市级传承人160人,县级传承人511人。

    非遗四进课堂 发展成效显著

      非遗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近日,在延安新区第二小学,来自延安市曲艺馆的演员郑伟正在带孩子们了解陕北说书manbetx安卓手机 。“非遗manbetx安卓手机 进校园及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进校园,一直融合在各个学科安排和社团活动里,让孩子们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从而传承和保护非遗。”郑伟说。

      据了解,延安市于2002年首次在安塞区开展了“民间艺术四进课堂”(后来更名为“非遗进校园”),具体为:让陕北民歌、陕北说书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让农民画走进中小学美术课堂,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走进中小学体育课堂,剪纸、泥塑、面花、布堆画走进中小学手工课堂,受到师生极大的欢迎。

      “通过这些专业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演员走进我们的校园,来到孩子们身边,做这种深入的融合性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浸润在这些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当中,汲取养料,将来成长为一个有根有魂的中国人。”延安新区第二小学副校长郭建军说。

      据市文旅局manbetx安卓手机 艺术科科长安军介绍,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17年期间,延安市13个县(市、区)每年都大量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坚持每年举办校园文艺汇演、少儿艺术节、少儿民族器乐大赛、陕北民歌大赛(少儿组)、陕北道情大赛(少儿组)等活动,全力促进民间manbetx安卓手机 艺术传承发展。

      国家级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代表性项目陕北说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曹伯炎表示,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非遗,知道非遗,学习非遗,发展非遗,让更多璀璨艺术辉耀黄土地,让凝聚在群众内心深处的自信化为更持久的力量。(延安日报 记者 任琦)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