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头条 道德模范 未 成 年 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我们的节日
要 闻 文明播报 高层动向
要闻轮显 宣传信息 万博体育manbetx在线
图文简报 魅力唐山
他山之石 热点评论
文明视频 文明微博
专题活动 工作提示
唐山文明网首页>道德模范
凡人善举汇聚时代力量 玉田第六届道德模范事迹展示
来 源:唐山劳动日报
发表时间:2023-04-07
字体:[ ][ ][ ]
[ 打印]
[ 关闭]

点滴微光照亮道德星空 凡人善举汇聚时代力量

玉田县第六届道德模范事迹展示

图为玉田县第六届道德模范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丁伟民、刘丽华、宋绍荣、李春秋、刘静、艾晨光、齐东升、王静、刘瑞霞、湛毅强) 张计东 摄

“日前,玉田县第六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授予王静等10名同志第六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近年来,玉田县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文明标兵”等评选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先进狗万体育官网a 。

他们中有疫情期间不惧风险的医务工作者、有义务修路22载的退休职工、有照顾奶奶传承孝爱的好孙媳、有择一事而终一生的铸造大工匠……

美德凝聚人心,榜样催人奋进。我们每个人都要做闪闪发光的星,点滴微光汇聚璀璨星海,传递阔步前进的精神力量。”

王静

一袭白衣执甲

逆行而上鏖战

以凡人之躯护佑苍生,以满腔热血书写赤诚。虽看不到她的颜容,却能感受到她火热的心跳,心怀锦绣白衣逆行的她,注定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说起玉田县医院感染科的护士长王静,认识的人都情不自禁竖大拇指。

2020年春天,武汉爆发新冠疫情,王静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2月4日凌晨,她接到通知,将作为河北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王静深知此行艰险,但内心一个更坚定的声音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要冲在前面!”

2月7日,王静进驻武昌方舱医院并担任护理工作组组长。第一次穿上防护服,不到一个小时,紧张和闷热就让她胸闷气短,浑身上下全都湿透了。厚硬的N95口罩把脸压出一道道血印,双手由于长时间佩戴手套,更长出一粒粒红疙瘩。武汉湿冷的冬天里,王静却总是淌着一身热汗。

在方舱医院,她不仅努力做好患者的治疗,更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心理状况。作为组长,她还担起老大姐的角色,照顾着从四面八方、千里之外赶来的姊妹战友们。

在武汉的40多个日夜里,她带领着10人护理小组,与其他125名队员,圆满完成了654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护理任务,自身无一感染。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她以实际行动捍卫着心中的信仰,在艰险中坚守,用自己的赤诚之心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和医护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齐东升

风雨无阻志愿行

蓝星照亮回家路

这一抹蓝,敢为人先;这一抹蓝,凝心聚力。疏导交通、助残爱老、守卫家园、广济博施,他们高高擎着义善的旗帜,在广袤的无终大地上,正谱出一曲曲爱的颂歌!

无论寒风刺骨还是烈日炎炎,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期,人们总会看到一抹蓝色的身影在如织车流中指挥交通,他就是玉田蓝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救援队队长齐东升。

“看着路口经常堵车、突发事故,想为老百姓做点事。”两年多的时间,只要没有特殊任务,齐东升就会准时出现在汽车站路口,雨水冲刷过脸颊、汗水浸透过衣衫、寒风吹裂过嘴唇、雪花落满过肩头,日复一日的坚守,虽然没有报酬,可看着顺利通过路口的行人和车辆,齐东升却心满意足。

疫情防控期间,齐东升第一时间参与到社区防控工作中,一家一户排查登记,逐人逐户发放宣传资料,一干就是一整天。自费购置防护用具和消毒物资,为社区、学校、养老院、车站等场所义务消杀300余次。每隔2个小时兑1次消毒液,加3至4次水,一天干下来要十多个小时,超负荷的工作,让他来不及吃饭、喝水,50斤重的喷雾桶更是累得他直不起腰,可齐东升却毫无怨言、义无反顾。

为了将公益事业做得更好,2021年,齐东升组建了玉田蓝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车辆救援、道路疏通、山野水域搜救、寻人寻物…… 哪里有需要,他就带领蓝星的志愿者们奔赴哪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了公益微光。

刘丽华

乘风致富系乡梓

巾帼豪迈绽芳华

三十而悦,夺目华彩。以一颗决心艰苦创业,以一颗恒心心系乡梓,以一颗爱心慷慨解囊,以一颗初心践行大爱。奔涌在时代的浪潮里,她乘风破浪,踏歌而行!

今年36岁的刘丽华,温婉娴静有爱心。她自强自立,边打工边学习,经过十几年的辛苦拼搏,在2018年成功创建了自己的公司。

创业成功后,刘丽华不忘家乡父老,村里的乡亲有啥病啥难,她都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李桂芝老人体弱多病,生活十分困难,刘丽华常常自掏腰包接济老人,老人生病了,她就义务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镇上和村里防疫物资匮乏,防疫志愿者们工作环境也非常简陋。刘丽华千方百计帮忙筹措物资,在关键时期捐献防护服200件、口罩2万只、集装箱活动房1间、空调机1台,还将公司的两辆汽车无偿提供给村里使用。

艰苦奋斗致富的她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改善乡亲们的生活条件,她先后邀请70多名村民到公司工作,以自身的创业经验带动帮扶乡亲们共同致富。饮水思源,反哺家乡。她的事迹,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共同富裕的真谛。

湛毅强

以敬业书写传奇

秉匠心玉汝于成

乐业、专业,将平凡的劳动做到极致;勤学、善学,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歇。鹰击长空时,心头迸发着蓬勃朝气;精益求精间,绝技印证了他的匠心。路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的他,就是那颗最为光耀夺目的星!

在玉田,提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就不得不提玉田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主任湛毅强。多年来,他一直秉承着“认真、服务、拼搏”的工作理念,默默耕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一线。

玉田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更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2018年玉田县全力推进农产品质检机构“双认证”工作,在人员、设备、技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湛毅强临危受命,承担技术攻关工作。面对新的检验仪器、新的检测方法,他忘我钻研,抛家舍业地到北京仪器公司和唐山检测中心学习。为了尽快掌握新技术,他带领着同事每天吃住在单位,刻苦学习,认真钻研,一干就是小半年。在不断地试验和改进下,玉田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成为河北省为数不多取得“双认证”的县级检测机构。

检验检测工作平凡而辛苦,而湛毅强却用一颗炽热的心,坚守着自己初心和使命,守护着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宋绍荣

超越血缘有大爱

相依为命婆孙情

是不离不弃的坚守,是无怨无悔的担当。生活再苦,也都一口口咽下;日子再难,也都一步步往前。她用半生的坚守,诠释了柔肩担孝义,温情跨血缘的寸草春晖情!

现年57岁的宋绍荣,是大安镇姚辛壮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7年来,她无微不至照顾奶奶婆,孝爱传承的故事在村里被传为佳话。

2001年宋绍荣的爷公公突发脑溢血不幸过世,2003年公公因病离世,婆婆张桂荣又因病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接二连三的意外让这个家只剩下77岁的奶奶和孙子孙媳苦苦支撑。病人需要照顾,一家人的生计也要维持。奶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承担起了伺候瘫痪儿媳的任务,宋绍荣白天跟着丈夫外出打工,晚上便跟着奶奶一同照顾婆婆,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2年。婆婆安详地走了,宋绍荣又肩负起照顾奶奶的责任,从饮食起居、洗衣做饭,到为老人添衣加物。

2019年,就在日子刚刚好起来的时候,宋绍荣的丈夫又因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生活的重担完全压在了宋绍荣一人身上。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宋绍荣干脆和奶奶吃住在一屋。夏天,她为老人擦背洗澡、驱赶蚊虫;冬天,她为老人做好棉衣棉被,生火取暖。白天不方便离开老人,她就凌晨出去到早点摊儿打打零工,虽然辛苦,但宋绍荣毫无怨言。这个超越血缘的大家庭,代代演绎着浓浓亲情,诠释着人间大爱。

李春秋

老骥伏枥行大道

春秋厚德惠桑梓

踩着晨露出门,迎着繁星回家,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声名显赫的成就。人在路上,路在心上。他忙碌的身影,就像一枚小小的音符,每一个路过的人,都听到了他动情的歌唱!

走在虹桥镇珠一村、珠二村的村路上,经常会看到一位老人拿着铁锹,耐心地对破损路面填填补补,他就是72岁的李春秋。

2001年,退休后的李春秋回到了村里,看到村里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路面,便萌生了为乡亲们修路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自己置办了三轮车、铁锹等工具,从村外拉回来煤渣、废弃的砖块。每天一大早就出发,哪里有坑洼,他就把三轮车停在哪里,先用煤渣把路面填平,再用脚把煤渣踩实……

有时候“土法子”修路并不结实,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填补,可李春秋不嫌麻烦,路面压坏了再补。修补路面是个体力活儿,随着年纪增大,每次收工,李春秋也会累得直不起腰。可看到路面平整了,他就感觉特别舒心。

22年的时间里,一辆三轮车、一把铁锹成了李春秋日常的标配。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烈日,一旦发现路面哪里有破损或者听到群众反映哪里的路不好走,他就立刻骑着三轮车去修,甚至从本村修到了外村。乡亲们都夸他是个“大好人”,可他却说:“我就是干了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刘瑞霞

苦撑家庭十六载

坚守孝义人世间

有多少苦乐,就有多少种活法。不离不弃,孝思不匮,平凡的她,撑起屋檐下一方烟火,成为全家最美的霞光。为人母天下至善,为人媳天下大孝,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世间最质朴的孝道与担当!

在杨家板桥镇张三铺村有这样一位贤惠的妻子:十六年如一日守护瘫痪在床的丈夫,为爱坚守、不离不弃,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她就是刘瑞霞。

1986年刘瑞霞与丈夫张传坡喜结良缘,夫妻俩小日子过得甜美富裕。可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初,丈夫张传坡下班途中不幸遭遇车祸,造成头骨粉碎性骨折,住院治疗长达11个月。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这个小家欠下了16万元外债,更糟的是,出院后的丈夫瘫痪在床,不认识人、不会哭笑。

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刘瑞霞一个人的肩上。她日夜陪护丈夫,三餐每次都要喂一个小时,要随时为丈夫清理大小便、擦洗身体、换洗被褥,要帮丈夫进行两个小时的康复锻炼,夜里还要给丈夫翻5次身……这一做就是16年。

不仅如此,由于公婆年事已高,婆婆患有重度糖尿病,公公患有脑血栓后遗症,照顾老人的责任也落到了刘瑞霞身上,她辛勤操劳,像上满发条不停运转的机器。

这些年,刘瑞霞勤俭持家,早早还清当初欠下的16万元债。临近花甲之年,刘瑞霞照顾丈夫也有些力不从心,大儿子和媳妇便张罗着把他们接到县城,共同分担起照顾爸爸爷爷奶奶的重任。

刘静

灿灿萱草花

灼灼敬晚情

大爱有道,善行无疆。是她,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帮助那些贫病老弱者,让他们感受到晚年的温馨;是她,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彰显人生的价值所在,并让爱成为社会和谐的主旋律!

在陈家铺镇查家铺村,有个90后的好姑娘。她十二年如一日,把青春和热情根植在养老服务事业,大家都亲切地喊她“守护夕阳的天使”,她就是刘静。

2010年,刚满19岁的刘静在择业路口毅然放弃城市的优渥回到家乡,跟母亲一起经营起养老院。为了了解每一位老人的脾气秉性、生活习惯,她决定跟老人们吃住一起,每次都亲自为老人们擦洗身体、更换衣物、喂饭喂药。

有一次,她刚脱下一位老人的鞋子,发现老人的大脚趾几乎要烂掉了。刘静急得四处寻医问药,一位大夫给开了几副草药,从此她每天熬药一个小时,再帮着老人泡脚半个小时,前前后后坚持了一个月,老人的脚终于好转。

自打干上这行后,刘静就没有了节假日。2013年刘静结婚了,婚后的她仅在婆家住了三天就又匆忙赶回养老院。得知自己怀孕后,她还是像平时一样照顾老人,每天给他们擦洗身体、更换被褥、翻身扣背、搬抱轮椅。

闲暇之余刘静认真学习护理和应急救护知识,还自学了理发和针灸。“只要老人们需要,我就永远守护陪伴,用胜似儿女的赤子情,托起他们生命的夕阳。”刘静坚定地说。

丁伟民

危难时刻显身手

无私奉献传大爱

绿意盎然,尽显英雄本色;春晖满城,彰昭厚德仁心。他以一腔滚烫的情怀,点燃那么多人心头的火,燃烧、照耀;他是知难而上的勇士,带领着兄弟们一次次冲锋陷阵,无论潮头火海,还是疫魔肆虐,他们的身影总能绽放耀眼的光芒!

在玉田,说起绿城救援队的丁伟民队长,很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流动的绿马甲”。2018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的他成立了绿城社区救援队,开始了他们的救援之路。

五年来,丁伟民带领队员们开展各类救援4000余次,救援队的成员也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了600多人。

2020年大年初一,正在家里包饺子的丁伟民看到了手机上不断跳出的新冠疫情消息。他即刻召集绿城救援队的队员们组成了防疫消杀小分队,主动承担了县城100多个居民小区和城中村的防疫消杀任务。丁伟民带领队员们住在临时搭建的彩钢房内,有时消杀任务重,队员们来不及吃饭,饿了就吃口面包垫一垫,就这样干了整整38天。

2021年,河南郑州暴雨成灾,丁伟民组织救援队于凌晨1点抵达了灾区河南省中牟县。顾不上舟车劳顿,他第一时间指挥队员们驾驶冲锋舟搜救被困人员,在冲锋舟不能到达的区域,他们不分昼夜地浸泡在齐腰深的雨水里开展救援,一泡就是七八个小时。面对随时会被漂浮物击伤划伤的危险、被抽水泵卷入水中的危险、被破损电线电击的危险,他们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成功转移被困群众600余人,运送救灾物资3000余件。

艾晨光

匠心同铸强国梦

壮志妙手锻华章

一个制造强国的诞生,必然要有千千万万个甘于平凡而又不断追求的卓越者。他在青涩年华里拼搏绽放,在精益求精中坚定信仰,在平凡中非凡,在极致处超越。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中国工匠的风骨!

这是一个80后青年由质检员成长为中国铸造大工匠的故事。

2009年,27岁的艾晨光应聘到河北建支集团,从此与“玛钢”结下不解之缘。刚一进厂,他被分到质检部,这左手倒右手的活儿看似简单,却关系产品质量乃至整个集团的声誉。带着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闯劲儿,工作之余的艾晨光悄悄研究起铸造专业。他像着了魔,不仅晚上点灯熬油,周末还一头扎进图书馆,几年下来,他竟悄无声息地拿下了机械专业的大学文凭。

2015年,艾晨光开始担任建支集团技术中心主任。为了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他带领团队开始研发一种新型节能管件。功夫不负有心人。艾晨光带领团队研发的“建支新型可锻铸铁管件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降低了近70%的生产成本,经相关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于铸造行业,这无疑是一次飞跃。

2020年,河北省总工会以艾晨光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在这十几年里,他和许许多多工友同舟共济、甘苦与共,建支成了他们同心共建的第二个家。

(马小净 商大悦 王娟)

责任编辑:王 宏媛
    河北省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08005460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