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记者 王胜强
日前,河北省遵化市团瓢庄乡宋各庄村的树莓种植基地迎来采收期。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树莓果挂满枝头,村民们每天穿梭在果树间,采摘、过秤、装箱、外运……一派繁忙景象。“今年的结果率和品质都比去年好,估计一亩地能长2500斤。”树莓基地负责人闻立刚难掩心中喜悦。

刚采收的树莓被装箱待运。张旭 摄
2019年,为探索种植业结构调整新路子,闻立刚经多方考察,引种15万余株树莓种苗,经过两年精心培育,今年迎来盛果期。“现在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来采摘,还有京津客人也特意赶来。”闻立刚说。
树莓好吃不好存。除了接待游客采摘,闻立刚还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了树莓果干、果酒、糕点等系列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了树莓附加值。
树莓产业的发展也让当地百姓尝到了甜头。团瓢庄乡宋各庄村村民荣海军说:“原来我种玉米,一亩地也就挣500元。现在土地流转出去种树莓,每年每亩收入1200元。加上在基地打工月赚4000多元,我的日子明显比原来过得宽绰。”据了解,树莓盛果期可解决当地100多名村民就业。
据悉,近年来,遵化市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实现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并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除树莓产业,该市还打造出板栗、香菇、葡萄、香白杏等特色产业体系,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和订单农业,实现了由农产品向商品、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拓宽了乡村振兴致富路。
(原载经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