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走进校园,可以让孩子们在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中体验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带来的乐趣,加深对本土manbetx安卓手机 的了解和热爱。”在红河州石屏县manbetx安卓手机 馆内,馆长罗继德对记者说。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保护传承,增强全县师生民族自豪感、manbetx安卓手机 认同感,石屏县充分发挥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核心作用,将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引入校园,通过非遗manbetx安卓手机 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让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
记者到达石屏县哨冲镇中心小学时,恰好是该校每天早晨的大课间时间,只见学生们跟随着彝族歌曲的旋律,跳起极具民族manbetx安卓手机 特色的大课间操。
“和民族舞结合的大课间操既丰富了课余时间、保证学生的运动量,又传承发扬了民族manbetx安卓手机 ,增进民族团结。我们还把每周二、周四的时间利用起来,为学生上非遗manbetx安卓手机 课,manbetx安卓手机 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该校教师杨江福介绍,近年来,学校不断丰富学生的课间manbetx安卓手机 生活,结合当地特色,将彝族特色舞蹈纳入学校大课间活动,还通过编印相关教材、开设特色课程以及采用彝族语、汉语“双语”教学,让学生在优秀民族manbetx安卓手机 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在哨冲镇中心小学非遗manbetx安卓手机 课上,省级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彝族花腰剪纸传承人普青华正在教学生剪纸。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用铅笔在红纸上一笔一画地勾勒,然后认真地剪出花纹形状。普青华告诉记者,看到学生们这么热情地了解、学习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和手工技艺,她很欣慰。“中国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博大精深,我们这些手艺人会毫无保留地把剪纸技艺传授给大家。”普青华说。
石屏彝族海菜腔、烟盒舞是国家级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代表性项目。扯直小学地处石屏县牛街镇大冷山东南部,是一所集山区、民族、偏远于一体的农村完全小学。近年来,扯直小学每月至少开展5次海菜腔、烟盒舞课程教学,把非遗manbetx安卓手机 融入课堂教学,让民族manbetx安卓手机 薪火相传。
日前,彝族海菜腔省级传承人何家祥走进扯直小学,通过现场示范,为学生们讲解彝族海菜腔的风格特点和背后的内涵与意义,让大家充分感受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的独特魅力。“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学习了如何唱海菜腔,我很喜欢这样的课程,为家乡的非遗manbetx安卓手机 感到骄傲和自豪。”学生普艳霞说。
据悉,石屏县9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和部分中学都在持续开展一系列宣传展演展示、非遗进校园活动。彝族烟盒舞、海菜腔、花腰歌舞、牛街濮拉鼓舞等多个传统歌舞项目和传统技艺项目,在传承中得到弘扬发展,对宣传石屏县非物质manbetx安卓手机 遗产保护成果、推动文旅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力度推进‘非遗manbetx安卓手机 进校园’,通过各类非遗研学活动的开展,把优秀的传统manbetx安卓手机 扎根在青少年的心中,让非遗manbetx安卓手机 历久弥新、源远流长。”罗继德说。(邢丹笛 沈泽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