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双版纳州>> 勐腊县勐哈村:用村规民约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字号:
【打印】

勐腊县勐哈村:用村规民约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2024-01-16 来源:西双版纳州文明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捧镇勐哈村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村规民约的引导和约束作用,进一步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村规民约立规矩,浇筑安居乐业根基
  如何鼓励群众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勐哈村牢牢抓住村民看重亲缘关系的特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成立了一支由老党员、乡贤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邀请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出山,带头从自家入手,向亲友宣传村规民约的治理意义。先后召开“竹楼恳谈会”“座谈推介会”27场次、群众大会11场次,5000余名群众就村规民约如何写、日常管理如何推两大主题,群策群力贡献出40余条适合村寨发展规划的“金点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勐哈村村规民约获得通过并正式上墙。
  “村民把家门口收拾得干净整洁,并主动投工投劳、捐田让地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全村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勐哈村党支部书记说。
村规民约强思想,稳定经济发展内核
  “ 禁止酗酒赌博,为什么要管那么严?”村规民约推行之初总有人抱怨,但规矩已定,教育引导群众依规办事迫在眉睫。
  “学生不听找家长、大人不管找老人”,勐哈村将“全村都是亲戚”的现实融入村规民约,将纵向的“家庭式管理”与横向的“邻里间评比”结合起来,将群众性评选活动写进村规民约,以评代宣、以评代管,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儿女”“美丽宜居庭院”“平安家庭”评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入户走访解读村规民约等,并由老党员、乡贤、群众代表组成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监督村规民约执行情况,真正让村规民约入脑入心,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基层治理“土妙方”。
  同时,在村规民约的推动下,“每天一页书、每周一深读、每月一分享”的阅读氛围逐渐浓厚,“红马甲兴趣班”“爱阅分享小课堂”等7项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实施,一座座农家书屋建立起来,与排球场、篮球场、舞台等共同组成了勐哈村休闲娱乐的阵地矩阵,群众在闲暇之余拥有了更多可选择的活动项目。
  “以前学生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现在不一样了。”勐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岩糯叫说,“村规民约规定,考上大学的学生可以拿奖学金,家里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拿助学金,好多孩子愿意走出乡村读书,或返乡创业,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村规民约改村貌,增添昂扬向上活力
  走进勐哈村,鸟语花香、竹楼错落有序……村里的变化得益于村规民约的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成立了一支绿美志愿者服务队,每周两次常态化轮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勐哈村曼别村民小组咪金坎一家将花草绿植与建筑走势相结合,使用废弃橡胶轮胎做花盆,将原本碍事的立柱装饰成三把花香阶梯,并围绕二楼栏杆打造出一条“五彩腰带”,整个庭院郁郁葱葱、色彩丰富,一举夺得当年勐捧镇“美丽庭院”冠军,成为群众争先模仿的创意模板。这份村规民约“绿美试卷”A+答卷,不断与花园、菜园、果园、药园建设融合,切实让村民群众分享到村规民约带来的治理“红利”,也让村规民约走进了大家的心里。
村规民约引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潜力
  “禁止发展破坏生态、竭泽而渔的产业”,村规民约明确为勐哈村指明了产业发展方向。
  为避免橡胶价格波动对单一依赖橡胶产业村民的冲击,勐哈村发挥土地优势,孵化一批如勐腊傣之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亚洲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0余家合作社。同时,安排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副站长随勐捧镇政府领导 班子 外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扶持“以商招商”“8+2”重大产业项目,引入集包装、销售、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冷链物流中心,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群众收入和村集体经济逐步提高。
公告公示 更多>>
州市播报 更多>>
文明评论 更多>>
Copyright (c) 2021 云南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主办 云南文明网运营中心 承办 京ICP备10031449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