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浙江 |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门户网站 | zj.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总站 | 聚焦浙江 | 文明播报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思想道德 | 志愿服务 | 主题活动 | 榜样的力量 | 农村精神文明 旧版|邮箱|设为首页
地方文明网站 | 宣传思想 | 文件公告 | manbetx安卓手机 建设 | 文明长廊 | 人文浙江 | 全民阅读 | 理论时评 | 我们的节日 | 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浙江
>>更多
·【专题】喜迎党的二十大
·这份为“东道主”准备的手册出版!
·幸福邻里坊“秒变”暑假欢乐谷
·4月10日,这项活动在杭州启动!
·龙游推动青年宣讲走出去
·做“有礼”浙江人迎四海众宾朋
·浙江各地热闹迎新春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manbetx安卓手机 长跑”17年
文明播报
>>更多
·打开“折叠人生”圆你直立之梦!
·为生命救援,宁波这位辅警托举吊瓶半小时!
·扎根乡村教育28年,他甘做一片默默无闻的“草叶”
·“凡事都应力求做到最好”
·21年悉心照料年迈母亲,“这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工作”
·杭州滨江刘朝玉家庭荣获2022“全国五好家庭”
·最美跪姿!嘉兴护士天安门前抢救心脏停止老人
·电话线上的生死时速
主题活动
>>更多
zhuti.jpg
xx.jpg
banner.jpg
QQ图片20180404113336.png
主题活动.jpg
主题活动.jpg
首页>manbetx安卓手机 建设
变废为宝!缙云80后教师将易拉罐变身浮雕画
浙江文明网2022-08-22 15:20:33
 稿源:浙江文明网
 编辑:方 锶逸

  “蜻蜓、荷花、玉米、帆船……”近日,记者走进郑贵荣的家中,大大小小的易拉罐浮雕画便映入眼帘,若不是早有了解,恐怕很难想到这些银光闪闪的艺术品,竟然是由易拉罐制作的。

  这些艺术品的作者名为郑贵荣,今年36岁,是缙云县舒洪小学的一名美术老师。

  “我从大学时就对易拉罐制作感兴趣,平时没事就喜欢自己研究。”郑贵荣告诉记者,自己是2007年开始用易拉罐做浮雕的,到现在已经制作了600多幅作品。

  几个易拉罐、一把剪刀、一支圆珠笔、一根竹签,一个个精美的易拉罐浮雕画就在郑贵荣家中一方小小的工作台上诞生。他向记者展示了做易拉罐浮雕画的工艺,首先将易拉罐剪开,铺平整后用夹子固定在鼠标垫上,然后在固定好的易拉罐上用圆珠笔作画。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圆珠笔画好的图案从易拉罐后面看会凸出来,为了保持作品的美观,必须要用竹签慢慢地把它刮平整。“这一步是最考验耐心的,如果不够细致,这个作品就不美观。”郑贵荣说。

  等到用竹签刮平整后,就可以沿着绘制的图案用剪刀修剪了。“剪的时候也要格外小心,一旦剪不好就废了。”郑贵荣说,自己一开始做的时候很容易剪坏,但剪了上万个易拉罐后,已经熟能生巧了。

  据郑贵荣介绍,自己做得最久的作品是一幅山水画,前前后后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那也是他最满意的一幅作品,后被人买走了。

  记者注意到,在郑贵荣家的角落,随处可见废弃的易拉罐。“刚开始做的时候,易拉罐都是我去集市上捡的,后来同事们知道我喜欢做,家里的易拉罐都送给我了。”郑贵荣的这个爱好得到了朋友和妻子的支持,他还经常会用易拉罐做一些“项链”“头饰”送给妻子。做浮雕画剩下的易拉罐边角料他也舍不得扔,都攒起来,他准备用这些给自己的工作室做个“门”。

  为了让舒洪小学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郑贵荣利用每天下班的时间,用时一年,编写了一本易拉罐浮雕画的教材,里面详细介绍了制作的技巧和应用,郑贵荣也会在课上带着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浮雕画。

  今年年初,郑贵荣受儿子影响,开始接触抖音短视频,他也在平台上传了一些自己的作品,收获了不少粉丝和点赞,有些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交流技术,还有人想购买他的浮雕作品,来找他商量价格。

  郑贵荣说,自己目前正在研究用易拉罐做立体建筑,以实际行动响应缙云文明之城的号召。(处州晚报记者 杨潇 见习生 李乐迪

 相关报道:
[打印该页|关闭窗口]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江文明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B2-20080242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