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城市停车位逐渐“捉襟见肘”,停车难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今年以来,我市在停车规范化、精细化上下功夫,瞄准重点区域,逐类逐片制定改造计划,做到一处一策,全力破解停车难问题。
市区人民东路南侧、职中路东侧的停车场是原社会调解中心的储备地块。考虑到前往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妇保所办事群众的停车需求,今年10月份,这里设置了140多个车位。今年,我市将“增加停车位供给”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因地制宜深挖停车资源,通过改建待建地块、改造老旧小区、增设道路停车位等方式,对闲置地块深挖潜力、边角地块精打细算,在居民小区、医院、学校、商业中心等区域不断增设停车位。“目前全市已新增停车位7680个,预计11月份将完成8000个停车位的改造建设。”市城管局市政科负责人陆加欢介绍。
临时有事停车几分钟,却又找不到停车位,这种情况在市民出行时并不少见。为此,市城管局从去年8月开始推行“10分钟违停免罚”举措,通过智能执法系统短信通知车主移车。车主在收到提醒后,10分钟内主动驶离的,将不予处罚。杨舍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八中队执法队员勾吉喆表示:“一般在非严管路段、非高峰时段、非拥挤路段以及一些不影响城市道路通行等情况下,我们会对市民进行先行处罚告知。如果10分钟之后车主没有驶离的话,执法队员再采取贴单罚款措施。”
以“时间”换取“空间”,柔性执法让管理更有温度,更加深了市民群众对违停治理工作的理解。下一步,市城管局将进一步开展停车秩序专项提升行动,联合公安、住建等部门以及各区镇、街道,合理增设便民停车位、潮汐停车位等,落实管理与教育并重的长效监管制度,合力缓解停车难问题。(融媒记者 周锁锋 何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