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png
  • 未标题-1.jp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教育形式“活” 红色基因“传”

发表时间:2022-12-19 16:18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关 荣

  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大厅里的“石破天惊”雕塑、多媒体全景再现的“攻打敌军指挥部”场景、刻着1120个名字的名录墙……带给参观者心灵的震撼与精神的洗礼。近年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通过“沉浸式近景演绎+沉浸式参观+手工体验”等方式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让红色教育“活”起来。(据《人民日报》报道)

  红色,是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用鲜血染红的颜色。我国红色资源非常丰富,红色文物、红色遗迹、战斗遗址、红色故事、红色景点、红色场馆、烈士陵园等遍布全国各地,其不仅承载着革命战争年代厚重的历史,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既然红色资源这么多,那么我们如何将这些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将红色血脉一代接一代地赓续呢?笔者认为,还需让教育形式“活”起来。

  众所周知,开展红色教育,有利于帮助我们牢记革命历史、不忘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进而激励亿万国人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沿着革命者的红色足迹不断奋勇前进。既然如此,我们如何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红色历史和红色manbetx安卓手机 的浓厚兴趣呢?以传统坐堂“说教式”等照本宣科的方式肯定行不通。应该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不少地方在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精神活动中,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方式方法,通过“沉浸式近景演绎+沉浸式参观+手工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不仅使教育成效明显倍增,更激发了公众参观革命纪念馆、学习红色manbetx安卓手机 、参与红色教育的浓厚兴趣。

  不仅如此,在开展红色教育过程中,采取“让参观者穿越到炮火纷飞的年代,置身于白色恐怖笼罩和枪林弹雨之中”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还大大增强了受教育者的体验感和视觉冲击力,有助于提高教育成效。比如北京市,通过举办红色故事“小小讲解员”大赛活动,以赛促学,引导更多的少先队员走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场馆阵地进行参观讲解,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自身素质能力,又加深了大家对红色故事的理解,同时也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将红色因子植根于心。再如成都市,注重运用党史教育基地、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manbetx安卓手机 资源和阵地,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学习教育,让青少年更加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更加深切感悟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全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热情,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总之,开展红色教育、弘扬革命精神,坚守传统的方式固然重要,但更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只有教育形式“活”,受众参与兴趣才会浓,红色基因也才会代代传。(简阳文明网评论员 简文)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