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经营 擦亮品牌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诚信既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更是商家生存立世之本。近年来,成都市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着重从夯实信用发展基础、构建信用新型监管机制、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创新信用信息应用等方面深入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更加强劲、更加充沛。
在“做加法”上下功夫。大力培育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叫得响的商家品牌。包括为商家打造品牌出台优惠政策,为商家品牌创建提供持续优质的发展环境,为商家申报与创建品牌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给予企业品牌建设一定的扶持奖励等措施,以激活企业品牌创建的一池春水。
在“做减法”上下功夫。加强社会监督促进企业诚信经营。行业协会、商会要担负起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责任,不断完善相关行业市场主体的自律规范、自律公约,建立健全行业的信用评价、激励和惩戒机制,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曝光违法经营的不良企业,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在“做乘法”上下功夫。要大力宣传推介企业诚信经营事迹。俗话说得好:“酒好不怕巷子深”,但这只是传统惯性的宣传思维方式。随着现代企业品牌建设的快速发展,企业品牌建设则倡导的是“酒香也要勤吆喝”。也就是说,品牌塑造除了企业自身要勤练内功之外,还要进行广泛的传播与宣传。
在“做除法”上下功夫。在现代社会,诚信不仅是一项道德规范,也被普遍确立为一项重要的法律规范,诚信原则甚至被视为现代民法中最重要的条款。企业若违反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不正当竞争,要面临法律极为严厉的制裁。企业要行稳致远,必须坚持依法诚信经营,牢记道德底线不可触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强化合规经营意识,提升诚信经营水平。
“人人诚信,道德日兴;社会诚信,和谐文明。”诚信的效应是无穷的,诚信的价值是无限的。只有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擦亮诚信品牌,才能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良好社会经济秩序,创建美好文明诚信蓉城。(成华区评论员:程华)

